阅读历史 |

第214章(2 / 5)

加入书签

是 。“

李世民收起坏笑 , 正色道 :“ 我知道阿玄懒散 , 如果不是因为乱世 , 他根本懒得动弹 。 但我将来会很累 , 他怎么能躲懒 ? 我案牍劳形 , 他却游山玩水 , 还写信告诉我他玩得有多开心 , 绝对不行 ! “

高颂扶额 :“ 我还以为你想说 , 既然你是皇帝 , 你最信任的弟弟自然应该给你当左右手 , 你只信任他 “

李世民摇头 :“ 我信任的人可多了 , 房玄龄 、 杜克明 、 薛伯寓和高师兄 , 我都很信任 , 都可以当左右手 。 魏玄成现在干得也不错 , 我也马上就要全然信任他了 。 我不让他躲懒 , 只是因为兄弟有福同享有难同当 , 他想自己偷跑 ? 没门 ! 就是小五也别想偷溜 ! 都给我留在京城 1 “

最终他只能扶额 , 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。

行吧 , 你是皇帝 , 你说了算 。

高颂确定了李世民真正的想法后 , 与李世民达成合作 , 帮李世民说动窦皇后 。

这件事暂时揭过 , 高颂这才轻描淡写地说起洛阳的事 。

高颂到达洛阳之后 , 就切断洛阳的粮道 , 每日在城外做饭 , 吃完饭就招降 , 并不攻城 。

当时洛阳城破 , 朝中有些官吏来不及逃跑 , 被迫留在洛阳为官 。

高颂每隔几日就敲城门 , 告诉城中守军可以用粮食换取洛阳城中的旧臣 。

杨玄感自然不准 。 但洛阳城内并非只有杨玄感一股势力 , 还有许多小贼帅 。

这些贼帅虽然名义上归附杨玄感 , 认杨玄感为 “ 盟主 “, 但没有将兵权交出去 ,

仍旧各自为政 。

洛阳缺粮 , 他们对隋朝旧臣又不重视 。 为了吃饱肚子 , 这些贼帅本就在洛阳打家劫舍 , 弄得洛阳百姓怨声载道 。

杨玄感想要阻止 , 却控制不了缺粮的贼帅军队 。

高颂知道洛阳城中的情况 , 用粮食换取家财已经被榨干的隋朝旧官吏 , 贼帅当然万分愿意 , 还笑话高颂傻 。

“ 杨玄感应下有本事的人都是大隋的勋贵世家 , 洛阳被贼帅害得家破人亡的官吊曾经是他们的同僚 , 难免兔死狐悲 。 我如此做 , 会让他们感同身受 , 认为杨玄感无法庇佑他们 , 而大唐对大隋旧臣宽和 , 他们投奔大唐之后 , 仍旧是人上人 。 “ 高颊拈须转笑 , “ 等殿下继位之后 , 召开一次制科 , 允许这些降臣也参加 。 这就是给他们的恩德了 “

制科又称 “ 特科 “, 大部分时候不是从零开始选拔人才 , 而是官吊的 “ 再考核 “, 分律令 、 军务等方方面面 , 重视官吏的务实本事 。

制科的雌形从西汉时就开始了 。 “ 察举制 “ 举孝廉后 , 孝廉就要齐聚京城 , 经再次考核 , 才会授予他们官职 。

高颊的意思很明确 , 朝中官职能者居之 , 如果比不过别人 , 那就是自己没本事 , 怪不得大唐对他们不宽容 。

李世民笑道 :“ 房玄龄正在着手改革制科 。 他现在烦躁极了 , 说他和杜克明等人忙得脚不沾地 , 朝中却养着大批荫官不做事 。 他想让职官的地位高于荫官 。“

高颂道 : “ 不要一蹴而就 , 要徐徐图之 。“

李世民拱手 :“ 学生明白 “

高颂叹气 :“ 隋文帝乃是逼北周皇帝禅位 , 并非完全由自己打天下 , 所以只能妥协 。 你若要改革官职 , 除了要小心谨慎之外 , 也要保证你在位期间做完这件事 。 除了亲手打下天下的开国皇帝 , 其余皇帝想要动官制很困难 。 你肩上的担子很重 。“

李世民点头 :“ 所以阿玄绝对别想跑 。“

高颂扶额 :“ 别说大德了 ! 我很理解你的心情 ! 不用再重复 。“

李世民露出标志性咧嘴阳光笑容 。

(“^Y “ 嘴嘴 !

高颂和李世民所谈论的多是官制改革 , 涉及洛阳形势的谈话不多 。

他们都没把洛阳这一座孤城当回事 。

洛阳城池坚固 , 若要强攻 , 一定会造成极大伤亡 。 但为什么要强攻 ? 现在中原基本平定 , 洛阳上下左右全是大唐的领土 , 变成了一座孤城 。

城中没有农田 , 高颂只需要把洛阳围住 , 洛阳能坚持多久 ?

高颂来到洛阳的第一日 , 就慢条斯理地安排兵卒在洛阳附近屯田 。

当初杨广为了压制天下民乱 , 要求将百姓强制迂入城中 , 城郊就近给田 。

城郊无主的田很少 , 被强制迁入城中的百姓基本沦为佃农 , 甚至卖身为奴婢 。

但不管田地是谁的 , 耕田的人多了 , 洛阳城郊的耕地开垦情况不错 。

现在洛阳被围 ,“ 坚持 “ 不投降 , 那么洛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